《新时代•新规划》——厦大规划沙龙暨厦大规划院员工培训系列讲座第五期(2018-11-16) [返回]
2018年11月16日下午2:30,在厦门市思明区大学路182号曾呈奎楼118报告厅,由厦门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系联合主办的“厦大规划沙龙暨厦门大学规划院员工培训系列讲座第五期”如期举行。本次沙龙特别邀请了中国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赵燕菁教授进行题为“新时代•新规划”的主题演讲。沙龙由城市规划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杨哲副教授主持。赵燕菁老师现为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在城市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城市经济等诸多方面均有极高的造诣和建树,著述甚丰。参加这次沙龙及思政活动的,除了厦大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政领导、规划系和规划院师生员工,还有厦门市规划学会、厦门及驻厦各规划院的同行们,200多人济济一堂,聆听期盼已久的大师讲座。
在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赵燕菁教授围绕新时代条件下的规划转型展开了多方面的论述。首先,赵燕菁教授认为,城乡规划师是最幸运的职业。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迁移造就了城市规划职业前所未有的辉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飞速升高,中国城市规划的前沿就是世界规划的前沿。在缓慢城市化到加速城市化再到稳定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寻找未来城市规划的新方向。随后,赵燕菁教授指出,城市规划是由其解决的问题定义的,找到未来的城市问题,也就找到了城市规划发展的方向。而对于现阶段城市的问题,赵燕菁教授首先从城市规划的源流出发,对基于制度的规划(自发的空间秩序)以及基于空间的规划(设计空间的秩序)作了区分。然后,赵老师梳理了规划法从自发到有序的过程,将习惯法体系与规划制度、社区营造与公共参与、自治组织的规划体系(没有规划局的规划,村庄自治)、回归自发的城市秩序、产权分散化后制度规划的重归、主流城市规划对制度的设计,成文法与习惯法……当中的矛盾和问题,作了精辟入理的层层剖析,生动地描绘出城市发展的现状。
针对上述那些未来城市仍有可能存在的问题,赵燕菁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规划师职业细分成4类:设计院的规划师、规划局的规划师、大学里的规划师、公司里的规划师。他指出,必须通过不同规划师的角色将规划专业知识进行细分和指引,然后才能发现新的诊断工具和处方。赵燕菁教授通过逐一解读现行规划体系中各类规划(战略规划、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特点与问题,对当前规划界转型的内在因素进行了深层次剖析,指出必须进行根本的改变,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赵燕菁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中国城市规划必须放眼到世界范围,才能适应当前中国发展的状况,才能以专业的方式来理解和贯彻“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赵燕菁教授以厦门为例,讲述了规划界非常关注的“多规合一”。他强调了在多部门博弈中规划所应起到的统合作用,以及如何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方法与途径。其实,只有建立了多规合一的基础,接下来才是新时代新规划的重点所在:资源规划和非法定规划。所谓资源规划,就是自然资源部视角下的规划——就是现在最热门的词汇:存量,更新。而这些新规划的最难点则在于产权问题的解决。至于非法定规划,如:战略规划、城市风貌、生态城市等,赵燕菁教授也简要给出了问题的诊断和处方。最后,赵燕菁教授预测,在下一个40年,城市规划肯定会发展出新的理论,以满足时代对规划提出的转型要求。这些转型可概括为: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空间设计转向制度设计;经验体系转向构造体系。然而,这些问题的理论解决并不是容易的事。赵燕菁教授热情地鼓励规划的同行特别是学生们,如果选择,那就选择难的事情,因为难的事情更容易成功!就好像面对河流时,要永远逆流走,逆流才能接近源头!
讲座当中,赵燕菁教授还就历史名城、乡村振兴、项目策划、审批体系、新技术应用、商业运营等,提出了非常新颖的界定与构想,不断把讲座推向高潮。在结束时杨哲老师总结说,值此中国规划界发生巨变、很多业内人士尚未认清头绪之际,能够听到赵燕菁老师高屋建瓴的指点迷津,实在是件幸福的事。此次厦大规划沙龙暨厦门大学规划院员工培训系列讲座第五期活动的圆满举行,首先当然要感谢赵燕菁老师百忙中的倾情分享!也要感谢所有在场师生、同行们的认真聆听。本次沙龙也推动了厦大规划院系之间以及与厦门规划界的联系和交流。让我们一起努力搞好规划教学和学科发展,并期待下一期厦大规划沙龙!
图/陈奕柔
文/朱雪晴 王崇
排版/王崇
海报设计/沈洁 王勤
整理/李梅凎